浙江汉本律师事务所

汉本律师

律所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资讯 - 律所动态

【实务研究】民事诉讼中加强沟通以达成诉讼目的

来源:浙江汉本律师事务所 庞幼良律师时间:2025-02-12

民事诉讼的目的是定纷止争化解矛盾,因此,解决矛盾的途径形式也是庭审、调解、公证等多样化,参与民事纠纷诉讼,加强沟通不仅是推动案件进展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诉讼目的的有效途径。通过有效的沟通,双方当事人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立场和需求,从而寻求共识,达成和解或调解,最终促进案件的公正、高效解决。

一、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在民事诉讼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促进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还能够增进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在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往往因为利益冲突而产生分歧和矛盾。通过加强沟通,可以搭建起双方对话的桥梁,让彼此有机会表达观点和诉求,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特别是已方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时与对方的沟通更具有价值和意义。

二、加强沟通的策略

   (一)明确沟通目标:在沟通前,双方当事人应明确自己的诉讼目的和沟通目标。这有助于在沟通过程中保持焦点,避免偏离主题。同时,明确的目标也能够促使双方更加积极地参与沟通,寻求共识。在2024年办理的一起诉讼时效存在较大争议的货款纠纷案件中,我方作为供货一方主张货款提起诉讼,庭审中对方代理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因我方证据中一组电话录音证据对于是否能证明被告方愿意支付货款的承诺的内容导致诉讼请求能否得到法院支持存在很大争议,案件一度处于对原告方不利状态。第一次庭审结束后,我们(作为代理人在与委托人对接沟通的同时也积极与对方代理人及被告方本人沟通,)决定采取与被告方积极沟通并调解本案的策略。

(二)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第一,积极与法官沟通,取得法官同情,争取沟的时间,通过与法官的交流,案件以“疑难复杂”为由从简易程序变更为普通程序,为下一步与对方的沟通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第二,从化解矛盾纠纷的角度入手,与对方律师进行沟通交流,并得到了对方律师的大力支持。第三,与本案的被告沟通,前后多次电话联系均被拒绝,联系无果后4次登门交流被拒之门外,通过当地村委会与被告沟通交流仍然被拒的情况下,决定从被告的周边着手了解其相关情况,得到其现实经济状况、对本案的态度、对案涉债务没有支付的原因等信息后,综合分析得出:被告与原告的关系相当好,被告可能对本案债务有愧疚感。于是决定从情感方面入手,在无法与其沟通的情况下利用其女婿、侄儿、律师传话等手段表达我方的一些观点,逐渐瓦解其前期诉讼上的心理优势。

沟通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双方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面对面沟通能够直观地了解对方的情绪和态度,但也可能因为情绪化的言辞和行为而导致沟通失败。因此,在选择沟通方式时,应充分考虑双方的性格特点、沟通习惯以及案件的复杂性等因素。

   (三)掌握沟通技巧:有效的沟通技巧是实现沟通目的的关键。在沟通过程中,应保持冷静和礼貌,避免使用攻击性或情绪化的言辞。同时,要善于倾听对方的观点,给予对方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通过倾听和分析对方的观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立场和需求,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第二次开庭时,原被告到庭后,被告主动提出了调解方案,案件调解结案。

三、把握沟通在诉讼中的时机

   (一) 庭前调解:在庭审前,法官通常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这是加强沟通、寻求和解的绝佳机会。双方当事人应充分利用这一环节,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同时倾听对方的意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庭审过程中的沟通: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和律师应通过与法官的沟通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证据。有效的沟通能够帮助法官更好地理解案情,作出公正的裁决。同时,通过沟通,双方当事人也能够了解对方的证据和观点,从而调整自己的诉讼策略。

  (三)庭后协商:庭审结束后,双方当事人仍有机会通过沟通来达成和解或调解。此时,双方可以更加冷静地分析案情和诉讼结果,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四、结论

加强沟通是民事诉讼中实现诉讼目的的重要途径。通过明确沟通目标、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以及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双方当事人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立场和需求,从而寻求共识、达成和解或调解。这不仅有助于节约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还能够促进案件的公正、高效解决。因此,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应充分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并积极加强沟通与合作。